再不替她发声,我怕来不及了
导读:再不替她发声,我怕来不及了
徐明朝夫妇在热搜上碰头了。
老公发着槽点无数的回应。
老婆表示自己不轻易站队,和网友一起吃瓜。
而另一边,凤凰传奇的曾......再不替她发声,我怕来不及了
徐明朝夫妇在热搜上碰头了。
老公发着槽点无数的回应。
老婆表示自己不轻易站队,和网友一起吃瓜。
而另一边,凤凰传奇的曾毅,因为被误认为是玲花的老公挨骂。
这剧情,妥妥的荒诞派。
但细想一下,这些节外生枝的点。
又有多少是故意模糊重点、转移注意的?
还是看看飘整理的时间线——
把事情,往深里唠唠。
首先,回到Yamy那条微博。
很多人说她这么做,不够理智。
但细品她的文字内容,会发现,她的情绪状态很差。
来源| Yamy微博
恐惧、敏感、情绪低落、自我怀疑。
这些词汇拼凑成的,是许多人所不熟知的Yamy。
在今年火少的团综里,Yamy也展露过脆弱的一面。
来源| 《横冲直撞岁》第二季
由于出道前后的落差,她感到迷茫无助。
与团员的交流变少,以封闭自我来寻找安全感。
虽然她说自己已经走出来了。
来源| 《横冲直撞岁》第二季
但现在看来,或许并没有。
你还记得三年前刚刚走进大众视野里的她吗?
在《中国有嘻哈》的舞台上,导师问她准备了什么风格的音乐,她的回答是:
来源| 《中国有嘻哈》
被热狗评价"拽拽中有点贱贱"。
来源| 《中国有嘻哈》
在《创造》舞台上,她回应嘲笑她们外貌的观点。
——你们不是一个给人感觉美好的团队。
呵,从小眼睛里挤出了一个大写的白眼。
来源| 《创造》
早期北漂时的原创曲目《穷光蛋》。
虽然也迷茫,却看得到令人羡慕的松弛与潇洒。
当时的Yamy,全身都散发着自信。
因而刚看到热搜的飘,还有点惊诧。
不是诧异于她的不理智。
而是,当初那个唱着最喜欢自己的单眼皮、叫嚣外貌协会的她。
来源| 《中国有嘻哈》
居然还会被外貌问题所扰?
可见,女性在社会中要建立起自我认可有多么困难。
即便以为自己已然免疫。
也会在不知什么时候,被彻底击垮。
但,难道就如徐明朝所说,Yamy真的不美吗?
只能说,她不是传统偶像体系喜欢的长相。
但显然,美与丑,并无定论。
审美仅与个人的社会背景和经验相关,与客观事实,无关。
王菊那句震撼粉圈的重新定义女团审美的口号。
至今想起来还十分振奋人心。
来源| 《创造》
但,最终挑起这个担子的,其实是Yamy。
Yamy的每一个舞台,也都在说明她凭什么脱颖而出、高位出道。
在舞台上的她,的确有独特的魅力所在。
来源| 火箭少女告别演唱会
既表现在女团中难得一见的飒爽风姿和凌冽气质。
也表现在她自己定义自己的胆识。
Yamy美不美,每个人都有答案。
不是说一定要说美,或不可以表达不喜欢。
但,当众诋毁他人的外貌,甚至通过吼叫、反复强调、反问,去逼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。
来源| Yamy微博
就很欠水准了。
我们提倡的审美多元化,从来不是逼你承认某个人美。
而是,希望你容许有人认为a美。
韩国女团Mamamoo的成员华莎。
个子不高,身材不纤瘦,小麦色皮肤,毫不出众的五官。
一样证明了她能做偶像,而且是能给予人动力与能量的偶像。
飘很喜欢火少改编的《怪美的》中,Yamy的原创歌词:
不知道她在经历过这些事情后,还能否重拾发自内心的拽。
大概会很难。
飘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经历——
一些言语对人的伤害,不是一直存在的。
而是时不时在耳边重播,钝钝地刺。
这是PUA套路摧毁一个人的关键。
不是一刀毙命,而是温水煮青蛙。
Yamy之后,很快,同样来自极创引力的王婷也叙述了自己当年做练习生的遭遇。
被强行要求走中性风,甩白眼、责骂是家常便饭。
直到每天都会审视和怀疑自己。
太标准的PUA案例了。
RSE的成员赵让在韩国当练习生时,也受过欺凌。
他经纪公司的工作人员爆料,赵让刚回国的时候怯生生的,像受了惊吓的小动物。
工作人员认为,造成他这种个性的,是在海外受欺凌的经历。
飘顿时想到,在《创造营》里,焉栩嘉整蛊赵让,假装生气对着他大吼。
来源| 《创造营》
赵让的反应是:浑身僵硬,低丧着头,既不解释也不还嘴,只是怔怔地站着。
尤其是他的眼神,看都不敢看焉栩嘉一眼,只是一直闪躲。
这种反应与其说是吓懵了。
不如说更像是,他条件反射式地以这种怯懦和呆滞来面对攻击。
联系到他之前的经历,这似乎有了解释。
或许他恐惧的不是焉栩嘉,而是当下的情境。
再查到他在韩国当练习生的公司,飘似乎又ge到了。
FNC,一个霸凌和压榨艺人简直都不能算新闻的公司。
挑最新的讲,女团AOA的成员权珉娥在本月号时在i自曝。
遭受队长申智珉长达十年的霸凌,导致患上抑郁症并试图自杀。
对此权珉娥也曾向公司反应,但公司不闻不问,任其发展。
虽非导致悲剧的直接原因,但也难辞其咎。
韩国女团NE的队长CL,曾自曝长期被所属公司的社长梁铉锡嘲笑侮辱。
在综艺节目《强心脏》中,她透露,开演唱会时,梁铉锡经常当着众多工作人员的面骂她们的素颜难看。
平日走的是女王路线,舞台上气场两米八。
诉苦的时候,却也委屈得像个寻常小姑娘。
但CL或许还算得上是"强心脏"。
回忆心酸往事还能一笑而过。
组合的忙内孔敏智,则因长期被社长和网友侮辱长相丑陋,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。
后来患上抑郁症,深受自杀冲动的困扰。
在凌辱和压榨艺人这件事上,梁铉锡可以说劣迹斑斑。
李遐怡被梁铉锡指责长得丑,甚至会被问"你算什么"。
来源| 中央日报
而同属NE的朴山多拉,也在电台里讲述了自己被社长进行身体羞辱的经历。
在练习歌曲《跟我做吧》的舞蹈时,作为编舞指导的梁铉锡对她这样说道:
来源| 双朴Radio
无礼到让人握紧拳头。
而曾担任SM声乐导师的郑淳元,在采访中也说过,没有没被自己打过的学生。
飘顺便瞟了一眼年前的评论。
不少网友还支持"严师出高徒"的理论。
要是新闻发在今天,炸锅是免不了的。
要更多的案例吗?还有。
在网上随便一搜,你会发现,没有几家粉丝不觉得经纪公司苛待自家爱豆。
或许证据不够确凿,罪名难以坐实。
但无疑反映了一个多数人认可的想法,或者事实——
明星在经纪公司面前,是处于弱势的。
但,弱,不代表无底线。
谁给了经纪公司和老板们,把员工不当人用的权利?
微博一位乐评人、同时也是徐明朝故交的@邹小樱,大概为我们演示了这资本家们的基本逻辑:
来源| @邹小樱 微博
在他们眼里,艺人不算人,是产品。
对产品挑三拣四,甚至大肆羞辱,是为他好。
这不是a。
只是策略调整。
这种论调,我们太熟悉了。
时间往前拨年,不就是卓别林在《摩登时代》里的比喻——
"羊"和"螺丝钉"吗?
来源| 《摩登时代》
所以,很快又出现一种论调——
PUA这个词被滥用了。
但飘想说,"偶像是商品"又何尝不是?
流行文化产品的生产,是一个工业流程。
偶像则是经过包装和塑造,推向市场供人们消费的商品。
乍一听,这逻辑很说得过去。
但问题在于,这个说法是有具体的使用语境的。
脱离了语境,则偏离原意,甚至走向反面。
这个说法,实际上是承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学者,用来批判资本主义的。
"文化工业"理论的代表学者阿多诺
当我们说偶像是商品时,是旨在批判文化工业和符号消费。
是试图警醒大众,要意识到自己喜爱的文化产品,可能只是流水线制造出来的。
也是在批判资本,不断堆砌符号,推出一个个漂亮人偶,实际却并没有多少内涵。
这一切,是想要戳穿资本洗脑。
让我们能做到更理性地看待偶像,也更有利于偶像不被过度符号化和过度消费。
但现在,逻辑漏洞出现了。
这句话是用来批判资本家的。
这些人却用来给资本家站台??
许多人和图中一样,只看到了最后一句——偶像是商品。
却忽略了结论背后的一系列论断,不顾其真正的出发点和目的。
这种断章取义,最终使得这一说法的性质完全变味。
将偶像称为"产品"或"商品",不是还原,而是异化。
而,困在货柜上的商品何止Yamy一人。
自偶像诞生之日起,他们就一直被以"产品经理思维"塑造着。
绝代美人梦露。
事业生涯,就像橱窗里的精致娃娃,供人凝视、审度。
即便她拼命去学习,提高自己,试图摆脱沦为商品的命运。
来源| 《玛丽莲·梦露:我的故事》
她终究还是沿着半步不容偏离的轨道走了下去,直到生命戛然而止。
年的采访,她说快乐从未恒久。
恒久的是痛苦。
年月,离《陈情令》爆火还有半年时间。
《EELE》采访了知名度还不算高的肖战。
而就在当时,肖战就有自己像个"产品"的洞见。
只是,当资本的手,真正方方面面去装点一个产品时,甚至连期望被包容的小毛病,都看不出来。
整个人,像是一具漂亮的人偶。
优点缺点?
面具太厚,看不清。
人偶被巨大的名利砸中,随后也被同样巨大的争议裹挟。
然后是下一个。
娱乐圈不只有一个"Yamy"。
而被视作螺丝的,又何尝不包括我们自己?
在我们的现实里,这就是你我与上级、劳方与资方的博弈。
或者没有博弈,只有挣扎并麻木。
资方是如何盘剥劳动者的?
像被盘剥的意识一样,温水煮青蛙。
来源| 《二十不惑》
先拿掉你按时下班的权利,后拿掉加班费,再让你把当成必然。
还有职场骚扰、职场霸凌、职场PUA。
我们每一次让步,都在给资方腾出剥削的空间。
而现在连人格尊严都要不保了?
许多人对明星这一职业带有偏见。
认为明星得到了巨大的名利,相应地就应该承担审视和批评。
但,审视不是蔑视,批评不是凌辱。
无论身居何种职业、收获多少酬劳。
都不应该以人格尊严和人身权利为代价。
更何况那些无人知晓的练习生,在出道前或许连工资都没有。
李洪基曾提到公司不厚道的工资结算制度
何来"名利"之说?又何故受到欺辱?
王思聪还点赞了徐明朝的微博。
结合他之前点评火少成员的言论。
不难发现,真正的资本家们已经团结一致。
而, 有的网友还要做精神资本家。
站在他们的立场,试图合理化职场霸凌。
做这个理中客,实在大可不必。
当经纪公司以"产品经理思维"来看待偶像,实际上是在剥夺他们作为自然人的权利和尊严。
你看徐明朝辱骂Yamy的话,最终引出的是什么?
效益。
比起Yamy的"自我认知良好"和"自不量力",徐明朝更关心的只是她怎么做能带来效益。
这种思维很无情,但也实在普遍。
徐明朝在抖音直播中的发言
当资本家对我们侃侃而谈"这就是社会现实"时。
我们要明白,这"现实"都把控在他们手里。
公司艺人对梁铉锡的评价
我们中的绝大多数,都不是和他们坐在一席上的。
而是被哄骗来为他们买账的。
我们都戏称自己是"社畜",都渴望一个更宽和更人性的工作环境。
那么,就不要再把舆论导向权交给坐在对面的人。
原标题:再不替她发声,我怕来不及了

- 全部评论(0)